小暑至,正是祛湿好时节!

俗语有云: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。小暑将至,即将迎来一年里最难熬的时节,天气闷热,气候潮湿,湿气容易侵入人体。加之很多人恨不能一天24小时呆在空调房中,辅以冰淇淋、冰西瓜、冰饮料等寒凉食物,加重体内湿寒之气,引发各种健康问题。

 

 

在中医养生理论中,祛湿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。夏季气温较高,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较快,有助于湿气的排除,因此,夏季除湿相对较好,可以帮助达到冬病夏调的效果。

 


 

暑期至 湿气重

 

 

实际上,进入5月,湿气就已悄然而至。中医认为,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两种。内湿多因喜食冷饮、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,损伤人体阳气,导致脾阳虚损、水湿不化停聚体内而成;外湿为湿邪,由外侵犯人体而成,多因阴雨连绵、气候潮湿、居处湿地、水中作业、淋雨涉水、头发未干而睡等原因导致的湿邪外感。

 

  • 气候特征:

    夏季雨水多,空气湿度大,人体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。湿气重的环境使得人体内的湿气难以排出,导致体内湿气积聚。

  • 饮食习惯:

    夏季人们喜欢吃冷饮、冰镇食品,这些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体内湿气积聚。同时,过多摄入油腻、甜腻食物也会增加体内湿气。

  • 生活习惯:

    夏季天热,很多人习惯开空调、吹风扇,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,容易导致湿气侵入体内。此外,长时间久坐不动、缺乏运动,也会导致湿气在体内堆积。

 

 


 

湿气过重的表现

 

  • 身体沉重:常感觉身体沉重,四肢无力,走路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不便。
  • 疲倦乏力:常感到疲倦乏力,提不起精神,睡眠质量差,容易困倦。
  • 头昏脑胀:头部沉重、昏昏欲睡,思维迟钝,记忆力下降。
  • 食欲不振:常有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。
  • 大便黏腻:大便常常不成形,黏腻难以冲净,有时还伴有腹泻。
  • 舌苔厚腻:湿气重的人舌苔往往厚腻,呈白色或黄色,还会有齿痕。

 


 

祛湿的必要性

 

 

 

 

很多人对湿气不太重视,殊不知“十人九湿,十病九湿”,人体湿气过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。过往统计,有超过60多种疾病与湿气有关,如肥胖、水肿、腹胀、湿疹、皮炎、痤疮、泌尿系统感染、女性白带增多等,严重的可引起顽固性肥胖,这种肥胖还易引发并发症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,甚至引发恶性肿瘤。

 

中医认为,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因此祛湿的关键在于健脾祛湿。脾主运化水湿,脾胃功能正常,则水湿运化顺畅,不易积聚成湿邪。因此,祛湿应从健脾着手,调理脾胃功能,促进体内水湿的代谢和排出。

 

 

 


 

抓住祛湿正当时

 

  • 饮食调理

 

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

薏苡仁、赤小豆、冬瓜、白扁豆等。

避免摄入湿热食物

少食用油腻、辛辣、甜腻的食物,如煎炸食品、甜点、辣椒等,以免增加体内湿气。

多喝温开水

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,保持体内水分平衡,促进新陈代谢。

 

  • 生活习惯调理

 
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:

  1. 避免长期吹空调

长时间吹空调会导致湿气侵入体内,应适时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
  1. 适度运动

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,排出体内湿气,如散步、瑜伽、太极等。

保持良好心态:心情愉快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湿气的排出。

勤换洗衣物:夏季出汗多,应勤换洗衣物,保持身体清洁干爽。

保持居室干燥:定期清洁家居,保持室内干燥,避免湿气积聚。

 

  • 按摩与穴位疗法

 

按摩祛湿

  1. 足三里穴: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,按揉足三里穴有健脾和胃、利水祛湿的作用。
  2. 丰隆穴: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,按揉丰隆穴有化痰祛湿、调理脾胃的作用。

刮痧与拔罐

  1. 刮痧:刮痧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排出体内湿气,常刮背部和四肢。
  2. 拔罐:拔罐可以疏通经络,排出体内湿气,常拔背部和腰部。

”呵护健康   预见未来 ”

Care for your health and see the Future

专业服务于科技、健康、医疗及企业各类的健康数字化提供商和运营商